本文收录自中共中央[1977]第15号文件,并于5月3日予以正式发布。
(一)
邓小平经由汪东兴
转华国锋的信
东兴同志呈国锋同志及中央。
我坚定支持中央决定让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及军委主席,这一重大决策对党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意义。华国锋同志不仅在政治思想和理念上完美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其年龄也确保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稳定,至少可维持十五至二十年的时间。这对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来说,意义非凡,怎能不令人振奋喜悦?
近期,这场旨在抵制野心家、阴谋家企图篡党夺权的斗争,恰逢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后的关键时期而紧随其后。以国锋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成功击败了这股邪恶势力,赢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不仅标志着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更是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道路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阻断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同时也确保了党的伟大事业得到巩固,以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我与全国亿万民众同感,对于这场伟大斗争的胜利,我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激动得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借此短信,我愿倾吐我诚挚的情感。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万岁!
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万岁!
邓小平
1976年10月10日
(二)
邓小平致华国锋
叶剑英的信
华主席、叶副主席及党中央:
我全力支持华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其坚持抓纲治国的战略方针以及针对当前各项问题的具体工作安排表示坚决拥护。
在七五年的工作经历中,我虽有所贡献,亦有所不足,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缺点与错误,我对此表示深刻的反省。对于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批评与教诲,我再次表示由衷的感激与诚恳的接受。
我衷心感谢党中央澄清了我与四人帮无关的事实,对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在华主席的讲话中,他对去年清明节广大人民群众在天安门举行的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让我倍感欣慰。
至于我的个人职业规划,关于从事何种工作以及何时开启职业生涯,一切均将遵从中央的深思熟虑与周密部署。
在敬爱的毛主席与世长辞之际,我以书面形式向中央传达了我深深的悲痛与哀思。我们务必世代传承,准确无误地贯彻毛泽东思想,以此引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共同推进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当党中央作出任命华国锋同志为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的重要决策之际,我深知以华国锋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凭借其无比英明果敢、最正确的战略,取得了战胜四人帮的辉煌胜利。因此,在1976年10月10日,我通过书面形式,向国锋同志及中央表达了我衷心的拥护和由衷的喜悦之情。
若中央认为适宜,我提议将此信件与去年十月十日所发信函一并印发至党内。至于具体处理方式,我完全遵从中央的深思熟虑与最终决策。
顺致诚挚的敬礼!
邓小平
1977年4月10日
【延伸阅读】
叶剑英促邓复出
曾多次游说华国锋
来源:中华网
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前,邓小平同志身兼党的总书记重任,亲自领导党中央的核心工作;叶剑英同志则身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及中央军委副主席之职,全面负责军委的日常事务。尽管他们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但双方始终相互支持,携手共进。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邓小平同志凭借其非凡的胆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优秀的个人品质,不仅赢得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誉,也赢得了叶剑英同志的敬重。
“文化大革命”爆发之际,邓小平旋即遭受打压,林彪、江青集团对他进行污蔑,称其为“全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之首。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指责,叶剑英深感困惑。然而,作为一名资深的高级党干部,他恪守党的组织原则,努力与毛泽东保持步调一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对“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有限的抵制,并对邓小平给予了必要的保护。然而,这也让他自己陷入了麻烦。林彪、江青等人攻击叶剑英为刘少奇、邓小平“树立碑传”,甚至扬言要“火烧”、“炮轰”他。
面对困境,叶剑英始终牵挂着邓小平。那时,王震活动空间相对宽松,便探访了叶剑英。叶剑英见到王震后,立刻关切地询问邓小平的状况:“小平同志的身体状况如何?”“他的日常生活如何?”“是否需每日劳作?”“家里的孩子们都过来了吗?”……听说邓小平生活艰辛,叶剑英立即说道:“你速去照料他,国家可以失去叶剑英,却绝不能没有小平同志!”
在林彪反党集团被彻底击败之际,毛泽东同志不仅重新启用了叶剑英同志,而且着手物色新的继任者。叶剑英同志在致毛泽东同志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在平定叛乱和整肃军队之际接受重任的决心,誓言将全力以赴于党的事业。叶剑英同志主张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工作,并坚信邓小平同志是毛泽东同志最理想的接班人选。邓小平同志不仅具备统筹全局的卓越才能与品质,而且曾被明确定位为毛泽东同志的第二顺位接班人。叶剑英同志在积极学习与勤奋工作的同时,多次把握时机,向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提议,立即改善邓小平同志的状况,恢复其职务。在周恩来同志和叶剑英同志等人的不懈努力下,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一家重返北京。叶剑英同志尤为喜悦,他立刻前往探望,协助解决邓小平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并向其介绍了军队的现状,征询他对军委扩大会议筹备工作的意见。
“邓小平同志已经归来,我有一事相求,恳请他参与并主持军委的运作。”毛泽东对此建议表示赞同。1975年1月5日,邓小平被正式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同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并在十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及中央政治局常委。随着周恩来病情加重入院治疗,在毛泽东的鼎力支持下,邓小平临时代理总理职务,主持中央的党政日常事务。叶剑英则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继续负责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一年多以后,“四人帮”诬蔑邓小平是“天安门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总代表”和“黑后台”。毛泽东听信了“四人帮”的不实之词,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
华国锋反复提及
“老兄!”两人的手紧紧相握,久久不愿松开。叶剑英亲自向邓小平传达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关心他的健康状况,并解决他在阅读文件和改善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困难。
在彻底摧毁“四人帮”的斗争中,叶剑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党内外的广泛赞誉。华国锋对叶剑英的崇高品质与声望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由叶剑英接任党中央主席的职务。然而,叶剑英态度坚定,他反建议由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及中央军委主席。政治局一致同意。
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叶剑英全力支持华国锋的决定,既是必然之举,亦蕴含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叶剑英深知,若要拨乱反正,重振中华,此重任非邓小平莫属。1976年10月8日,华国锋主持召开了中央打招呼会议。叶剑英便即向华国锋进言:“邓小平同志拥有丰富的治党治国经验,堪称党内难得的杰出人才,毛主席和周总理也曾多次对他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党内军内的大多数同志以及全国人民都迫切希望邓小平复出工作,我们理应尽快促成此事。”叶剑英请求未获批准。
1976年10月10日邓小平致信党中央与华国锋,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粉碎“四人帮”的坚定立场,同时并未提出任何个人诉求。华国锋并未将此信向政治局予以公开。
经过一段时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叶剑英再次向华国锋进言,力主恢复邓小平的工作岗位。鉴于叶剑英先生德高望重,中央高层不得不认真考虑其建议。有人质疑:“在邓小平同志复出之后,你们能否确保他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与我们紧密团结,避免再次发生分裂?你们真的相信他复出后能防止全党分裂吗?”
叶剑英愤然反问:“我提议邓小平同志重返工作岗位,我们这些同在场的同志们难道还会感到畏惧吗?他一旦恢复职务加入政治局,难道还会对我们苛求吗?”
同样身为政治局委员的李先念明确表示,全力赞同叶剑英的观点,并敦促尽快恢复邓小平的职务。对此,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选择了缄默不语。未公开发表立场。此事最终遂成悬案,不了了之。
自“两个凡是”理念提出,叶剑英迅速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坚决不赞同这一观点。他指出:“凡毛主席所首肯之事,均不宜质疑;毛主席所制定之决策,亦不宜更改。如此一来,诸多难题便难以应对。”究其原因,乃是“四人帮”诸多行径,往往是以毛主席的旨意为借口,欺瞒毛主席,以谋取私利。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毛主席批准的;把“天安门事件”定为反革命事件,把邓小平说成是“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撤销邓小平的一切职务,也是毛主席批准的。这些决策,都有问题。
1977年伊始,中共中央在首都北京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前夕,华国锋就即将在会上发表的讲话稿,向叶剑英征询意见。借此机会,叶剑英再度向华国锋提议,敦促邓小平恢复工作。 叶剑英着重谈了两个问题:第一,“天安门事件”是冤案,要平反;第二,要为邓小平同志平反,要为邓小平同志重新出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华国锋未采纳叶剑英的建议。
会议开始后,华国锋从“两个凡是”出发,坚持不为“天安门事件”和邓小平平反,引起叶剑英、陈云和其他许多老同志的不满。陈云和王震先后讲话,在与会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叶剑英抓住这一机会,主动找华国锋谈话,做华国锋的工作。
叶剑英坦诚深入的交谈,对华国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国锋与叶剑英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默契配合密不可分,叶剑英亦不遗余力地提供真诚的帮助。因此,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华国锋对叶剑英的建言深表敬重,即便他并未即刻采纳,亦会深思熟虑。 华国锋表示,邓小平与“天安门事件”没有关系。但是,他仍然不同意立即让邓小平出来工作,要具备一定条件,要等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他提出,邓小平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对此,邓小平义正辞严地说: 我可以不出来工作,但我不能承认自己所谓的错误,也不能承认“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
“你是老帅领班”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党中央,同时亦向华国锋主席与叶剑英副主席转达,信中写道:“华主席、叶副主席敬启,并转党中央……”邓小平之所以在信中加入了叶剑英的名字,是基于对先前一封信所带来教训的深刻反思。面对华国锋收到的这封信,不能再如前次那般置若罔闻,他必须将信件转交叶剑英,并与叶剑英共同商讨如何作出恰当的回应。
华国锋与叶剑英商讨了应对邓小平来函的妥善之策。叶剑英凭借自身的亲身经历,对华国锋进行劝说,并反复倡议,应尽早恢复邓小平的职务。同时,他建议中共中央转发了邓小平的来信。叶剑英多次坦诚相待的交谈,深深打动了华国锋。华国锋曾言:“叶帅堪称经验老道的革命者,其思考问题总能高人一筹。”此后,华国锋屡次表达:“叶帅,我始终遵从您的意见。”
5月3日,党中央转发邓小平致党中央与华国锋的两封信件,实则传递了邓小平即将重返工作岗位的重要信息。
“邓小平同志,您亦是老帅之列,更是我们老帅中的领队。”
贵丰配资-哪里可以杠杆炒股-股票配资注册-股市如何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