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只Labubu潮玩以108万元天价登上热搜时,另一场由游戏公司发起的盲盒风暴正席卷市场。6月1日,叠纸游戏旗下潮玩品牌DearNikki推出首款“暖暖”IP盲盒,18天内销售额突破550万元。在泡泡玛特凭Labubu等“轻内容IP”主导潮玩市场的当下,叠纸以“重内容IP”破局,引发行业追问:暖暖能成为下一个Labubu吗?
一、18天550万:叠纸的盲盒“奇袭战”
6月19日,DearNikki天猫旗舰店数据显示:定价79元的“梦织序章”手办盲盒销量超7万盒,叠加毛球挂件、金属徽章等产品,总销售额近600万元。这一成绩的达成近乎“静默”——叠纸未做大规模宣传,仅因5月底一次意外的页面偷跑,消息经小红书玩家自发传播引爆。
“现货策略”是关键胜负手。与游戏周边长期预售模式不同,DearNikki首批发售全部为现货,6月1日线上开售“秒空”,线下合作渠道X11门店排起长队。充足的备货与快速补货机制,避免了玩家对“饥饿营销”的诟病,却也引来黄牛入场炒作。二手平台上,隐藏款价格一度飙升至原价10倍,侧面印证市场热度。
二、暖暖的IP优势:十年积累与情感投射
Labubu的成功源于其“丑萌反差感”和全球化设计,而暖暖的核心竞争力则是 十年游戏IP积淀的“情感资产”:
强角色认同:作为《暖暖环游世界》《无限暖暖》系列唯一主角,暖暖的“单纯美好”人设规避了多角色IP的“端水难题”,玩家可无负担投射情感。
零认知成本:超2亿注册用户的游戏IP基础,让DearNikki跳过了“我是谁”的市场教育阶段。
内容深度加持:暖暖背后的换装世界观提供丰富的二创素材,与Labubu等无故事IP形成差异化。
行业观察者指出:“重内容IP潮玩化”是叠纸对潮玩逻辑的革新。泡泡玛特依靠Molly、Labubu等“轻内容IP”打开市场,而暖暖证明故事性IP同样能撬动潮玩消费。
三、挑战:品控、定位与泡沫风险
首战告捷背后,隐忧已然浮现:
品控争议:部分玩家反馈手办涂装瑕疵、配件松动,对强调收藏价值的盲盒而言,品控是生命线。
品牌定位矛盾:旗舰店命名“DearNikki”(暖暖英文名)引发粉丝警惕。客服称未来将拓展其他产品线,玩家直言:“若引入非暖暖商品,将抵触消费”。
行业泡沫警示:Labubu近期价格崩盘敲响警钟——某款产品两周内从1600元暴跌至900元,因泡泡玛特突然放量打破供需平衡。DearNikki需避免重蹈“黄牛炒价-泡沫破裂-玩家流失”覆辙。
四、潮玩产业变局:从“赌石”到理性回归
Labubu的108万元拍卖与DearNikki的550万元销售额,折射出潮玩市场的两极现象:
投机乱象:盲盒机制催生“赌石心理”,限量款被资本裹挟为投机工具。
价值重构:二手市场为盲盒提供流动性,但长期需回归“情感价值”本质。
泡泡玛特已面临挑战。其2025年财报显示,Labubu虽为全球顶流,但IP单一化风险加剧。DearNikki的突袭,则揭示了一条新路径:游戏公司可借自有IP切入潮玩,实现用户圈层突破。
结语:暖暖不止于“女性向”
DearNikki的首批用户中,30%为非游戏玩家的潮玩爱好者,印证了叠纸“破圈”策略的可行性。然而,能否成为下一个Labubu,取决于三点:品控稳定性、IP专注度、抵御市场泡沫的能力。
当下,潮玩产业正从“郁金香狂热”转向理性发展。对叠纸而言,DearNikki不仅是新营收来源,更是其拓宽“暖暖宇宙”的关键落子。而市场的终极问题或许是:当盲盒热潮褪去,人们是为“隐藏款”疯狂,还是为“暖暖”的故事停留?
贵丰配资-哪里可以杠杆炒股-股票配资注册-股市如何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