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 关税重创印度经济,外资用脚投票
当印度总理莫迪在 2024 年白宫会晤中畅想 “美印超级伙伴关系” 时,恐怕不会想到一年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会将两国关系打入冰点。8 月 6 日,美国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其输美商品加征 25% 关税,叠加此前 25% 税率,总关税高达 50%。
这记 “组合拳” 不仅重创印度出口,更引发外资疯狂撤离 —— 仅上月就有 30 亿美元逃离印度股市,创今年 2 月以来最大单月流出量。这场突如其来的贸易风暴,正在改写亚洲投资版图,曾经的 “亚洲增长引擎” 印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退潮。
印度对美出口的药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品等关键品类首当其冲。以电子制造业为例,苹果公司原计划到 2025 年将 25% 的 iPhone 产能转移至印度,如今却被迫加速向美国出货以规避高关税风险。彭博经济研究测算,若惩罚性关税全面生效,印度 GDP 增速可能放缓 0.9 个百分点,而凯投宏观更悲观,预计 2025-2026 年增速将从 7% 降至 6%。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激烈。印度孟买 SENSEX 指数自 2024 年 9 月创下历史高点后,已累计下跌 15%,市值蒸发超 1 万亿美元。外资撤离速度令人咋舌:2024 年 10 月以来,累计撤离近 290 亿美元,相当于每天有 1.6 亿美元逃离这个曾经的 “全球增长最快股市”。相比之下,中国股市同期吸引外资超 200 亿美元,MSCI 中国指数涨幅达 18%,形成鲜明对比。
二、印度的结构性困境:高估值与制度性风险
关税只是导火索,印度经济的深层矛盾才是根本。当前印度股市市盈率高达 21 倍,远超中国的 11.9 倍,而盈利增速却从 2023 年的 14% 降至 2024 年的 6.7%。这种 “高估值、低增长” 的畸形状态,在关税冲击下迅速暴露。高盛直言,印度股市已进入 “时间修正” 阶段,未来 3-6 个月可能横盘震荡。
更致命的是制度性风险。从谷歌、亚马逊到三星、小米,几乎所有外资巨头都在印度遭遇过高额罚款和政策反复。2024 年印度净外国直接投资暴跌 96.5%,部分原因正是企业通过股权套现撤离。雪上加霜的是,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全国近 580 个国家公路项目延期,270 多个项目因土地征用问题无法开工,严重制约制造业发展。
三、中国的逆袭:估值洼地与政策红利共振
与印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正成为全球资本的 “避风港”。MSCI 中国指数的市盈率仅为 11.9 倍,处于历史低位,而企业现金流健康度居全球前列。联博基金指出,当前 A 股正处于 “政策底 + 市场底” 共振阶段,红利资产、新质生产力、新消费三大主线浮现。例如,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求索(DeepSeek)掀起投资热潮,带动港股恒生指数自去年 9 月以来上涨 36%。
政策层面,中国通过 “反内卷” 供给侧改革、数据要素市场化等举措,正在重塑产业竞争力。以半导体为例,尽管美国试图通过 100% 关税施压,但中国中芯国际等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反而吸引更多资本涌入。野村证券调查显示,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股市的增持比例已升至 33%,而对印度的减持比例达 50%。
四、地缘博弈下的长期变局
这场关税战背后,是更深层的地缘经济博弈。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迫使印度在能源政策上让步,同时拉拢日韩等盟国加大对美投资 —— 韩国承诺 3500 亿美元、日本设立 5500 亿美元基金,以换取关税豁免。这种 “美国优先” 策略,正在撕裂亚洲供应链。
对印度而言,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摩根士丹利指出,印度若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结构性改革,未来几十年仍有望凭借人口红利和基建投资实现股市新高。但短期内,印度必须在 “战略自主” 与 “经济现实” 间找到平衡 —— 既要应对美国压力,又要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结语:亚洲投资版图的再平衡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正在加速亚洲投资版图的重构。印度的退潮与中国的崛起,表面上是贸易政策的博弈,实则是经济结构、制度环境与战略定力的综合较量。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 曾经 “押注印度” 的单边逻辑已被打破,而 “中国 + 东南亚” 的多元化配置正在成为主流。未来的亚洲市场,将不再是单一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一场充满变数的多极博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你对中印投资前景的看法)
贵丰配资-哪里可以杠杆炒股-股票配资注册-股市如何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